媒体湖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湖大 > 正文

【楚天金报】用画笔守护原生鱼的湖大“鱼痴”

来源: 作者:宋锐 魏来 孟真 编辑:向正鹏 时间:2017-02-20 字号: 【大】 【中】 【小】

 

虽然还没有开学,但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老师张国刚却比没放假时还忙,他正在准备新书《中国原生鱼水彩专辑——一个艺术家的鱼类志》的出版。此前,张国刚已经出版了一本《野鱼记》,并分别在武汉、广州举办了数场画展,这位爱鱼如痴的老师,一直在用画画的方式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原生水生物的关注。

儿时捉鱼记忆是创作之源

张国刚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在是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一名老师。从2007年—2016年,他用了9年时间自费跑遍7个省,亲自下河捉鱼、采集化石标本,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呆在画室创作。

谈起画鱼的起因,张国刚笑称儿时在水边捉鱼的记忆是创作之源。“我1975年出生于湖北英山,童年时期经常拿着簸箕和小伙伴一起去河里抓鱼。”他还记得河里的鲫鱼多鲤鱼少,每次抓到长胡须的鲤鱼都会很惊喜。“当地人在河边洗衣服时常常会有很多肥皂泡,这时鱼就会跑过来吃肥皂泡,让我觉得它很有灵性。”慢慢地,张国刚养成了四处收集罐头瓶子装鱼的习惯。

然而两三年之后,新修建的水泥路代替了小河的位置,河道两边盖起了房子,水体污染让张国刚无法再像儿时那样下水捉鱼,给了张国刚很大的冲击。

热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每到一地我就会习惯性地靠近有水的地方观察,看是不是有生物活动的痕迹,看看有没有鱼。”张国刚平时很喜欢与学生交流抓鱼的故事,有时也会带着他们一起去。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照抄课本,而是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他经常告诉学生要热爱自己所创作的东西,创作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张国刚老师真的是异常喜欢鱼,经常穿着短裤下水抓鱼,我们在外写生的时候他也会带几个学生一起去抓鱼。”学生吴琼说。

2010年,张国刚第一次带学生进入高原藏区写生,住在海拔3500-4000米左右的小镇上,到达的第二天上午大家拖着沉重的身体头脑发涨地出门,顺着当地藏民下河的路线走到了河边。“远处高山融化的雪水顺着山势切割着我们脚底下的岩层缓缓而来,目测水质还不错,可以看清河床下的页岩和卵石,但岸边的少许生活垃圾以及水底石头上薄薄的灰白色的附着物告诉我,看似清澈的河水其实已经有些轻度污染了。”张国刚回忆说,他们仔细观察了一下浅滩,没有发现活动物体的迹象,于是穿街走巷到了另一片河边石滩,“虽然还是有垃圾,不过大家在其间看到了一些窜跃生物的身影,因为我们的接近而惊慌失措”。张国刚告诉记者,那条河水很浅,因为与主河分流的原因,在河滩卵石的净化下,水已经很清澈了。

正当大伙儿兴奋地准备抓鱼时才发现,没有带任何工具,当地也没有任何渔具售卖,最后还是靠在一家小杂货铺买的一个铝制的抄肉丸子的金属抄子采集到了几尾小鱼,后来经过仔细辨认,是两种高原小型淡水鱼种,分属高原鳅和鲤科。随后的几天,张国刚带着学生又采集到了另外两种高原鳅类,并顺利带回了武汉,送给了几个爱鱼的朋友。“每个种类我自己留了一两尾,可惜饲养了几个月都先后暴毙。”张国刚随后询问了一些朋友才得知,高海拔的物种在进入低海拔区域后,由于气压差异的缘故不太容易适应,而且两地在温度和水质上的差异也很大,可能是时间一久鱼体因内脏受损而死亡,很遗憾。

画鱼不只是因为爱鱼

“我只画和我有故事关系的本土小型淡水鱼。”素描、油画、水彩、水墨……张国刚尝试着用各种形式和材料来表现采集到的原生鱼,或者是野外采集,或者是亲自养过,他喜欢花时间去观察鱼,与其亲密接触,“因为爱鱼才会画鱼”。张国刚说,很多人并不太关注这些鱼类,“小鱼”二字成了对几十种鱼类的统称,但其实每一种鱼都有各自的形态、色泽和习性。

2013年—2015年,张国刚用两年时间创作出170多张作品,后将它们结集成册出版,名为《野鱼记》。去年11月10日—13日,张国刚前往广州举办了原生鱼文化艺术展,第一次将中国两江传统原生水生物文化艺术正式渗透到国际展会中。据他介绍,近几年,这批原生鱼水彩画已在武汉举办过五场展览。“我画鱼不只是为了画鱼。”张国刚感叹道,中国水污染越来越严重,鱼的种类也在急剧下降,渴望人们关注鱼种类下降的问题也是他创作鱼类写实作品的原因之一。张国刚说,他在前往浙江、江西、四川、河南、山西等7个省份采集样本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原本中国淡水鱼有1600多种,远胜欧洲,但在短短几十年里,号称世界上淡水鱼种类最多的中国淡水鱼竟萎缩了60%,80%-90%的淡水鱼种也将逐步消失,“可能20年、30年以后,我画的很多鱼就没有了。”他表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自我的审视,才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张国刚说,通过这些画引起大家对中国传统原生水生物的关注和思考,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原文链接: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70219/ctjb3065611.html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