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湖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湖大 > 正文

【党员生活】在探索创新中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建设

来源: 作者:党委组织部 编辑:向正鹏 时间:2016-11-08 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新细则”),提出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总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自新细则实行来,按照十六字新要求,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规模逐渐变小,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党员人数从2012年的94615人,到2015年的46078人,人数呈明显递减趋势。在大学生党员比例减少、人数规模变小的情况下,湖北大学多重举措并施,既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提升学生党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取得明显实效。

一、夯实基础,保证质量,增强学生党支部的话语权

高质量的党员队伍是党组织凝聚力发挥的基础。党员发展工作是学生党支部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中,学生党支部在此项工作中扮演的更多是“执行者”,而不是“主导者”。存在着党员发展人选由班主任、辅导员决定或团支部直接投票确定的现象。新细则出台后,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人数减少,更要严把党员发展的“入口关”,确保将理想信念坚定、优秀的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

有效的话语权是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发挥的保障。为提升学生党支部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湖北大学积极鼓励基层党委从制度层面,探索实施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方式方法,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党支部的话语权。如资源环境学院党委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拟发展人选确定等重要环节中,实行“三三四”制,即:团支部推优结果、班主任意见分别占30%权重、党支部意见占40%权重,综合三部分成绩确定人选。由学生党支部全程组织、主导推选过程,确保人选的推选公平、公开、公正。外国语学院分党委根据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考察中存在的问题,构建量化测评体系,确立了由个人测评体系和组织测评体系两大模块,政治意志、专业成绩、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10个子项目共同组成的综合测评体系。

通过制度的设计安排,克服了以往评价主体一元化、评价方式简单化、评价内容模糊化的问题,打破了靠少数人去发现、培养、考察、确定的情况,增强了学生党支部的话语权,确保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标准。

二、强化意识,创新载体,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

党员意识是党的灵魂,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支部保持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党员既是学生,又是党员,双重角色;既要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完成学业,更要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两方面的角色要求相互统一,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可能存在矛盾。有些大学生党员在参加党组织活动时,能表现出很强的党员意识,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却容易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有些学生入党前表现出色,入党后却态度上松散、行动上懒散,不愿意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对党的组织建设不够热心。究其原因,既有个人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支部活动设置问题,部分学生党支部活动在内容安排上,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结合不紧;在形式设计上,不符合青年人的思想状况、行为特点。

开展学生党员角色教育。湖北大学积极开展“党员形象亮出来,党员身份树起来”为主题的“党员形象亮化工程”,对学生党员进行党员角色主题教育,培养和优化。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寝室”;构筑“讲党性、重实干、树先锋”的特色责任区;开展党组织活动时,佩戴党徽、统一穿着带有“党员导航”等字样的文化衫;为新发展党员赠送标有党徽、入党誓词的贺卡;以党组织的名义为毕业生党员赠书并附赠言等等措施,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树立并强化“心中有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员意识,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自豪感。

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在加强党员意识教育的同时,湖北大学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湖大探索”。经费上,近年来学校每年给基层党委拨款100万,确保学生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充足;场所上,引导学员成立党建活动室,为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保障;内容上,指导开展“一院一品”特色党建品牌和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积累,已在全校层面建设20项立得住、叫得响、走得远的基层党建品牌,130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贴近实际、凸显特色、党员欢迎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或党日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这些举措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有力地推进了学生党支部活动的项目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党员参与党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搭建平台,发挥作用,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

学生党建不是一项独立于学生其他活动以外的工作,而存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每个环节。随着高校学生党员规模的缩小和学生管理体制的变化,学生党支部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还需引领和辐射非党员学生、其他学生组织。湖北大学积极搭建平台,扩大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有效覆盖,充分发挥党支部营造先进校园文化、凝聚广大青年学生的作用。

探索创新支部设置方式。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原则,湖北大学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对学生党支部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和构架。除按学生管理体制,在专业或年级建立党支部外,还积极发现和加强学生党建的“薄弱点”,竭力消除学生党建的“空白点”,探索实施将学生党支部建立青年学生集聚的地方。如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党支部,使“学生党建进公寓”,发挥寝室文化育人的职能,将党建工作从教室、会议室延伸到寝室,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在社会实践团队上建立党支部,引导大学生党员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服务和谐社会等实践活动,在更广阔的天地增长才干、接受教育,将支部活动从校园延伸到社会,深入到学生社会实践。在科研创新团队上建立党支部,包括教师党员和研究生党员在内,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全方位的引领作用,催生科技创新之“花”,结出人才培养之“果”,收获社会服务之“实”。学校逐渐形成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有困难的时候就有党员身影的良好局面。

积极搭建党支部凝聚其他学生组织的平台。一是探索创新学生组织负责人选拔方式。参照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做法,结合高校学生实际,在学生组织负责人选拔中,从要求选拔具有党员身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负责人,逐步向“学生支部委员兼任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做法过渡。二是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学生群体组织联合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交流、沟通、协作、联动,开展党的理论宣传、群众联系、实践服务等工作,加强党支部对青年学生的政治领导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支部建设与其他学生组织共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实施“党员导航”工程,实行党支部与团支部、班级结对,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在服务同学中联系同学,在联系同学中影响同学,在影响同学中凝聚同学,建立起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学生党员与广大青年学生的密切关系,扩大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影响。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