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湖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湖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面向职业胜任力的“双行制”MBA教育——湖北大学MBA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来源: 作者:郭志文 杨俊 编辑:王桔 时间:2016-09-29 字号: 【大】 【中】 【小】

MBA胜任力模型

自1991年我国高校开办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以来,MBA教育作为在职企业管理人员能力发展教育项目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我国开展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杆。我国开展MBA教育的高校从最早的9所,扩大到目前的236所,省属地方高校已成为中国MBA教育的主力军。从早期对欧美MBA教育模式的复制和模仿,到目前寻求差异化、国际化、本土化和本地化的创新,中国MBA院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省属高校开展MBA教育必须突破办学模式的趋同化倾向,积极寻求可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管理人才需求的办学模式。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本质上就是职业学位,因此MBA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管理领域的“职业胜任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y),促进学生的管理职业发展,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2013年国家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其中亦特别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作为中部地区的省属高校,湖北大学在构建和推进面向职业胜任力的MBA教育模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创新探索,“双行制”MBA教育实践也取得良好成效。

明确MBA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湖北大学开展MBA教育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如下特点:其一是有近30年开展商科教育的历史,在其他相关学科如历史文化、伦理学、哲学等学科有深厚的基础,为开展MBA教育提供了综合性的学科资源。其二是作为省属院校,应该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尤其是在湖北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背景下,应定位于为现代服务业企业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其三是面临生源竞争压力下,应着力于差异化定位,培养自身特色。目前湖北省有15家高校具有MBA办学资格,其中MBA办学历史悠久的几所部属院校各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因此,湖北大学MBA教育的市场定位不仅要着力于现代服务业,而且要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和湖北地方经济。

在多年持续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地区MBA教育资源和市场、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湖北大学自身资源条件,湖北大学将MBA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定位为:紧紧围绕中部崛起战略,面向湖北地方经济建设、“两圈一带”发展、广大中小服务型企业成长,进一步明确及实践更新学员管理知识、启发学员管理思维、提升学员管理技能的MBA办学使命,构建以学校和企业双向合作为主线的“双行制”MBA教育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经济、伦理和历史文化等学科专业优势,着力提升MBA学员职业管理素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通用型、应用型和国际型管理人才,在促进MBA学员未来职业发展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构建“三位一体”的MBA职业胜任力模型

MBA教育的使命与定位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三位一体”的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即与“更新学员管理知识、提升学员管理技能、启发学员管理思维”分别对应的“知”“行”“通”。所谓“知”,就是MBA学生对MBA课程知识的全面掌握;所谓“行”,是指在“知”的基础上具备将所学管理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所谓“通”,是指MBA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或在职业生涯转换时,能根据管理情景悟出管理的本质并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也意味着具备了通用管理能力。这三类职业胜任力子要素并非彼此独立,而是MBA学生实现管理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连续的阶梯。

组建“双行制”课程团队和学位论文导师组

“双行制”MBA教育模式是指在MBA培养全流程中,除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外,还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尤其是企业资源,并将其有效整合到MBA教育流程中去。这里所言的“双行”,即是指学校和企业资源的双向合作、共同行动,以利于有效实现学校MBA教育的使命和定位。

构建以学校和企业双向合作为主线的“双行制”MBA培养模式,就是要求课程团队必须有从事实务工作的企业管理人员加入,协助课程负责人开展课程建设、担任课程部分章节或案例的主讲教师、共同开发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开展企业课堂教学等。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指导MBA学员完成学位论文,还应组建包含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MBA导师组。这些企业导师不仅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还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双行制”MBA课程团队和导师组在功能上弥补了学校在基于实践和体验的MBA教育中所存在的短板,避免了学术型教师在MBA教育中占主导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基于“双行制”教育模式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

基于“双行制”MBA教育模式的设想,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强调对MBA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MBA课程可分为三个模块:核心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其中核心必修课是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通识选修课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通用特质,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一些通识选修课如领导与沟通双语课、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管理模拟训练等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根据课程建设的要求,每门课程均须包含实践、案例分析、调研等基于体验并激发学生管理思维的课程内容。课程团队中的企业教师在设计课程实践和案例内容方面起决定作用。

在课程教学组织方面,课程团队教师通过充分沟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作用。对于一些如营销管理、运营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企业教师参与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2/3。其中一些课程的教学安排在企业教师所任职的企业现场进行。由于大部分课程案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开发,因此案例教学效果良好。

为了促进案例教学水平提高,MBA院校应积极鼓励MBA课程团队进行本土案例开发和案例教学研讨。在“双行制”课程团队条件下,案例开发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一方面有企业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另一方面这些案例均来自企业教师的实际体验和思考。

强化“双行制”教育模式下的学位论文管理

MBA学位论文应重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避免学术型倾向。MBA学生应选择所就职企业符合条件的高管担任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确保学位论文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或根据MBA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由MBA教育中心委派合适的企业高管担任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MBA学位论文的具体形式可包括:基于管理实践的理论探索、管理问题发现、调研报告、管理制度设计、项目方案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

学位论文是培养MBA学员创新能力,加强从专业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MBA学员进行学术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是授予硕士学位的主要依据。MBA学位论文应立足于实际调研,并着重于发现、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论文的成果应具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性。尤其是,MBA学位论文必须以学员就职单位的实际管理问题作为选题,避免将空乏或虚假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这一理念主要源于“行动学习”的概念。所谓“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是指基于体验和问题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视为专业教育和培训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湖北大学MBA教育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主要着眼于省属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化模式的构建,避免趋同化的教育模式。其次是真正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角度组织MBA教育的过程管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避免目前专业学位学术化倾向,或无法聚焦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办学模式。三是为了实现对MBA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提出了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MBA教育“双行制”模式,避免MBA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状况。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9/28/content_463797.htm?div=-1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