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湖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湖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以通识教育“核心三要素”为目标——湖北大学新生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高天琼 章天金 编辑:王义芳 时间:2016-07-15 字号: 【大】 【中】 【小】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湖北大学于2011年4月成立了湖北省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对大一新生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一年后以学生和各专业学院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将学生分流到各专业学院进行后续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基于通识教育“核心三要素”为目标的大一新生培养模式,为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积累了经验。

通识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在大一实施集中的通识教育培养是否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原则?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通识教育的内涵从宏观维度看是指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基于健全人格塑造为首要目标的“全人教育”。因此通识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首先是指要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将这一理念深度渗透到专业教育和专业课程中去,让学生透过专业教育表面的专业知识,达到对专业伦理和专业精神的领悟内化,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大一结束后进入了专业性学院,但并不妨碍通识教育的继续深化实施。其次,通识教育的内涵从微观维度看是指通识教育的具体知识,这部分知识一般都是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修完的通识课学分,在大一集中开展通识教育,只不过是将四年期间的“通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大一期间完成,只要这些通识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知识积累的内在逻辑顺序,什么时候开设都是合理的。再其次,从联系宏观与微观的中观角度看,通识教育的内涵是指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这种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具体的实施模式上就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大学本科四年均以接受通识教育为主,到研究生阶段才进入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的类型;本科四年中的某一阶段(主要是大一和大二)在本科生院集中学习和生活,重点进行通识教育,然后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学院学习的类型。在本科四年中,并无特定的通识教育的专门阶段,只要学生修完相应的通识课程学分即可的混合模式型。由此可见,在大一实施集中的通识教育培养,理论上是合理的,实践上是可行的。

从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际出发,湖北大学深入开展大一新生的培养模式改革,着力解决三大教学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在教育目标上所存在的通识教育狭隘化问题。通识教育是“全人教育”,应该达到“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综合目标。但受重智主义的影响,国内高校将通识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通识课程开设和通识知识传授的倾向一直存在,要么忽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能力锻炼,要么尽管意识到,但在引领学生人格塑造和能力锻炼方面渠道单一、方法简单、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解决通识教育狭隘化问题。

二是着力解决在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忽视学风建设的问题。著名通识教育专家甘阳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生根之道关键在于大学生的学风,将大学生仅仅当作客体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将所有的改革着力点放在教师和教学内容上面,而不重视改变学生的学风状态,这是当前通识教育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调研表明,大一的学风建设对于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风建设至关重要,而影响大学新生学风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许多学生在填报高考专业志愿的时候,或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我的深入认知,导致选择盲目,或因为专业调剂影响学习积极性;其二是在由中学向大学过渡的大一新生阶段缺乏有效引导、教育和管理,导致学生学风涣散。这些学风问题,应该在大一新生期间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

三是着力解决对教学方法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培养不够的问题。通识教育知识的学习具有建构性特征。所谓建构性,就是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问题意识,注重问题导向,依据问题的解决路径逻辑地拓宽知识学习的领域,从而建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这要求在教育方法上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但现有通识教育的讨论与实践,主要关注的都是通识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即:通识教育应该涵盖哪些知识领域?应该设置哪些课程?由于对教学方法重视不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难以被激发起好奇心和创造性,长期的后果是学生容易变成知识吸收的被动机器而难以体会学习的探险乐趣、学习的简单功利性增强而持续性动力不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创新性不强。这一直是实施通识教育的短板,因此必须在进入大学的新生阶段重点培养。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成立5年多来,以通识教育的“核心三要素”目标为引领,实施“2+4”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大一新生培养模式,着力解决上述三个教学问题。

首先是确立了“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通识教育“核心三要素”目标。其中人格塑造是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贯穿通识教育的主线。知识学习是通识教育的基础和主渠道。通识教育对知识的学习应注重寻根性、整体性和建构性。能力锻炼是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来说,对大一新生重点应该加强生活自理能力、以口头和笔头表达为主的表达沟通能力、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

其次,着力实施“2+4”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2”即“两个工程”——通识显性课程体系和隐性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显性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以大一新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的通识大类平台课,涵盖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四大模块”近200门。二是从通识大类平台课中遴选部分课程作为核心通识课程重点建设,按照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助教指导的方式开展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三是将各专业学院的专业大类课程实施双重编码,在保证专业内同学可修读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选课座位名额,开放给大一新生,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课程供大一新生选修。通识隐性课程体系建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大一新生人文经典阅读的指导,每年10月启动读书节系列活动,面向全体大一新生推出“百部名著导读”,同时开展“名著导读”辅导讲座、经典影视欣赏等活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原著、激发阅读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广泛开展学习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以赛促学,形成崇尚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形成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特长教育的有机结合。

“4”即“四个计划”。一是“大类+习苑”培养计划。新生入校后全部由通识教育学院集中在人文社科类、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三大类进行通识宽口径培养。同时设立13个“习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书院”,取名“习苑”,寓意更强调习得、养成),把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们融合在一起,以“习苑”为单位进行学习、娱乐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鼓励建设不同的“习苑”文化。“大类+习苑”培养计划有效淡化了学生的专业概念,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消除通识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学业指导计划。建立多维学业指导体系,通过专家集中指导、“问诊”式指导、朋辈成长辅导、影子班主任指导、院领导联系习苑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大学、认识自我,以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从通识教育阶段向本科高年级阶段的平稳过渡。三是新生过渡教育阶段的素养砺炼计划。该计划包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养成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良好身心素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顺利过渡,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四是“问津文化”培养计划。“问津”寓意探索成长发展的途径。通识教育学院以“问津大讲堂”为依托,一方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作讲座,另一方面开展“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每年新生进校后,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选择主题,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撰写文章、制作PPT,并讲解文章。学院为每个团队配备一名论文写作导师和论文演讲导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与演讲能力。这项赛事每次参与学生达到新生总数的60%以上,历时8个月,最终获奖的学生要经过班级、习苑和学院三个层面的遴选,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其次,构建了与“核心三要素”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一是学业结果评价,二是学生对通识教育“核心三要素”目标的效果评价,三是用人单位对接受通识教育毕业生的反馈评价。

最后,构建了与通识教育“核心三要素”目标相适应的保障机制:一是成立了通识教育学院,直接负责全校大一新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职责,以保证通识教育理念、措施在大一新生中的贯彻落实;二是制定了通识宽口径培养制度;三是实行选课制度。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7/14/content_459888.htm?div=-1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