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湖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湖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校媒合作 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廖声武 聂远征 编辑:一方 时间:2016-05-12 字号: 【大】 【中】 【小】

    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新闻教育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满足媒体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

   抓住业界转型的契机,创新校媒合作教学模式。面对媒体发展对新闻教育的新要求,学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先后到省内外媒体进行调研、座谈,了解新闻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并从实务部门对人才实际需要出发,整合、优化课程,科学有效地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上做好对接,培养学生的新闻内容生产、传媒产品设计制作营销、大数据新闻呈现能力。同时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大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新设置网络传播技术与应用、媒介调查与分析方法、数字媒介营销、网站跟踪、网络数据分析基础等课程。

 

注重实践教学 建设校内外全真型平台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媒双方还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在举办学术会议、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时积极邀请媒体的记者、编辑参与课题研究;委派教师定期到媒体去作学术报告和形势报告;聘请资深记者、编辑担任新闻传播专业的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实习实训。通过这些形式,形成互补,建立校媒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互惠互利合作机制。

    学院教师以课题合作、举办讲座、策划活动、受聘媒体专家和嘉宾等方式为媒介和部门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回馈,学院获得了一些横向课题,如湖北省媒体形象和传播效果研究项目、深圳市宣传部门媒体传播效力评估研究项目、湖北省宣传部门主持的武汉地区六所高校与“荆楚网”合作举办的网络评论实训项目等。这些项目吸纳了大量学生参与,使学生在项目中获得信息监测、思维拓展、团队协作的训练,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制度为保障,确保校媒合作规范化。学校和媒体联合成立培养体系改革领导小组,确定双方明晰的权责条款、制定运行流程、建立实践管理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从而构建以科学、创新、长效为目标的运行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化实施并取得实效。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媒体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中国媒介的新闻生产、管理、传播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这给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重大影响。如何适应这一变化,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媒体融合培养和造就新的专业人才,是近几年新闻传播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家领导人强调,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媒体融合发展,对新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科学素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和对人才的新要求,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媒体行业发展趋势,遵循新闻教育规律和新闻人才成长规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目标,适应媒体新生态的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课程设置,调整培养方向,推动学界业界深度融合,先后与各级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期刊、网络等媒体成立校、媒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从报纸到期刊、从广电到网络的“校媒融合群”,探索出“校媒融合、实践育人”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学科研互促 校媒合作成果丰硕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学习到就业的桥梁。学院搭建了以学校、媒体为主体的全真型实践平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整合校园内外实践资源。学生在学校和媒体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中广泛受益,创新意识、科研能力获得很大的提升。

   一是抓好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学院教师结合媒体融合时代的特点,将课堂与媒体实战相对接,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成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学院办的院报《沙湖传播》、新闻工作坊、微信公众号“新传Focus”、学院网站等,学校办的校报、广播台、电视台、琴园传媒社等校园媒体,还有学生自办的自媒体节目,这些都成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学院教师担任校园媒体指导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按媒体的设施、媒体的标准、媒体的氛围,无缝对接行业实际,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参与实战,在校即成为“媒体人”。

   二是通过“在线课堂”共享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积极推进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院级精品开放课程、微课课程建设,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发挥品牌课程的辐射示范作用。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试行“微博签到”“无纸化课堂”“模拟提案”等;教学做到精编专业教材、精研教学设计、精制课件、精录教学视频。“线上”“线下”课堂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交流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巩固教学成果。学院每学年编辑《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实习作品集》,就是对学生实习作品和实习体会的展示。此外,学院及时总结教学研究经验,2016年初汇编出版了学院老师教研论文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学》。

   三是建立“双师双挂”协同育人机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聘请业界有经验的专家担任我院兼职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定期进课堂、做讲座、指导学生实践。与此同时,我院每年都和媒体互派人员交叉双向挂职,教师直接参与业界新闻实践,紧贴业界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学院先后与多家广播电视台、报业集团、网站等企事业单位建立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工作坊,搭建常态化、规范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平台。从2012年以来,多个省、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获准立项建设。2015年,学院获批“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适应媒体融合发展 校媒联手协作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校媒合作促使教师密切关注业界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前沿性探索与思考,以媒体融合及校媒合作为研究对象,近年来我院教师获得3项国家级别、10项省部级社科项目立项,出版相关专著2部、教材3部,其中有1部获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发表论文多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科研前沿知识贯穿于课堂反哺教学,使得教学探索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具科学性。

   校媒合作促进了高校与政府部门、媒体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我院教师以课题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地方有关部门和媒体提供智力支持,争取了诸多合作项目,服务社会服务实际,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吸纳了大量学生参与,使学生在项目中获得信息监测、思维拓展、团队协作的训练,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批学生在国家级别、省级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得项目立项,许多同学在多级各类专业竞赛和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创新性实践成果方面表现不俗。

   校媒合作促使专业与业界深度合作,丰富了教学内涵,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为业界提供了创新型人才储备。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每年发表新闻作品千余篇,学生团队与媒体合作的节目和栏目进展顺利,得到业界高度认可。如我院与荆楚网联合成立东湖评论社,针对当下热点事件发表评论,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弘扬正能量,引导舆论,现已发表近300篇文艺评论,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转载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校媒合作,协同创新给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培养带来生机和活力。在每学年定期召开的学生实习总结大会上,学院都会邀请业界专家参加,认真倾听他们对实习的意见与建议,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样例和参照。校媒合作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开展,加强了学界与业界的深度合作,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获得发展。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有人文情怀与跨学科理论与知识,掌握全媒体理念与技能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时代所需。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认真学习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继续探索新闻传播人才的复合式培育路径,努力培养有思想、有温度的全媒体人才。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5/12/content_455785.htm?div=-1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